乌克兰军队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在巴赫穆特南翼展开了进攻,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乌军第22机械化步兵旅、国民警卫队第3斯巴达突击旅(亚速旅)、第53机械化步兵旅和第80空中突击旅参与了这次行动。
他们成功地夺取了被视为反攻巴赫穆特城区最关键节点的克里希夫卡村(以下简称B村),经过俄乌双方的激烈交火后,该村已被乌军控制。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这是自乌军夏季反攻行动开始以来获得的最有意义战果。此前,乌军在扎波罗热和南顿涅茨克地区进行反攻,只收复了9个村庄,未能夺取任何战略要地。
(相关资料图)
B村是位于巴赫穆特南翼高地群防区的一个小村庄,有着一百名左右的居民。该村距离巴赫穆特城约三公里,位于两个高地之间的谷地深处,与巴赫穆特之间有一条小路相连。在该村附近的两处高地可以直接俯瞰整个巴赫穆特城区,因此B村成为了乌克兰军队的一个重要集结点。尽管俄罗斯军队控制了巴赫穆特城区后多次试图夺取B村以掌握主动权,但均未成功。即使乌克兰军队失去了对该村的控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夺回。但这次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B村西侧遭受了乌克兰军队的攻击,其中第22机械化旅、第80空中突击旅和第3亚速突击旅从三个方向对其展开了强攻。守卫B村的俄罗斯部队包括第72摩步旅和VDV第83近卫空中突击旅,后者是一支精锐部队。
乌军亚速旅部队在炮兵部队的掩护下,不惜一切代价用
在一场战斗中,乌克兰军队向由5000名俄罗斯军队构成的防线发动了猛烈攻势。俄罗斯部队撤出B村南侧高地后,乌克兰军队迅速占领该地区并开始布防。被击退的俄罗斯部队重新集结后试图发动反击,但遭到乌克兰军队埋伏而失败。之后,俄罗斯部队选择了迅速撤退而不是继续战斗。
在B村正面防线上,俄罗斯军队顶住了乌克兰军队潮水般的攻势。乌克兰军队借助坦克和装甲车进行掩护,向俄罗斯阵地发起进攻。然而,俄罗斯军队通过炮击火力成功阻止了乌克兰军队的进攻。同时,乌克兰军队也动用“海马斯”火箭炮和155毫米榴弹炮对俄罗斯阵地进行火力覆盖。尽管多次袭击被打败,多辆乌军装甲车也被摧毁,但乌克兰军队仍然没有停止攻势。最终,俄罗斯军队为了减少伤亡而撤出了B村的阵地。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乌克兰军队已经逐渐包围了俄罗斯军队的主力部队,并希望一战俘虏数千名俄罗斯士兵。
根据当地乌克兰军队侦察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俄罗斯炮兵部队已经开始使用火炮对B村进行全面火力覆盖。这表明了两个问题:第一,B村已经没有俄罗斯武装力量存在,因此俄罗斯炮兵可以毫无顾虑地对其进行火力打击,换句话说,B村已经被完全占领;第二,与以往不同,乌克兰军队对K村的控制变得更加稳固。由于俄罗斯军队无法快速夺回B村,他们只能通过炮击来阻止乌克兰军队向东方向前进。目前,B村东侧的高地仍然在俄罗斯军队的控制下,并且乌克兰军队还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B村对于俄乌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乌克兰军队为了夺取该村,首先在该村以北发动了攻势,但由于俄罗斯精锐VDV部队的严密防守,未能获得胜利。随后,乌军迅速向B村南侧的俄罗斯阵地发起攻击。乌克兰军队首先突破了距离B村南侧1公里的安德利夫卡地区俄罗斯第57摩托化旅的防线,从而使得乌军可以从两个方向对K村南侧展开攻势。负责保卫B村南侧的第72摩托化旅未能抵挡住乌军的攻击,在一处突破口被撕开后,最终导致整个B村失守。
想要守住B村并不容易。该村地理位置本就十分棘手,位于两个高地之间谷地中央,很容易遭到敌人进攻;同时该村地表平坦没有天然掩体,在两侧高地向下望去可以清晰看到村内部署,因此即使俄罗斯派遣VDV精锐部队保卫B村,在西侧高地失守后,仍然无力回天,只能将B村控制权拱手让人。不过这次俄军多少有些“主动让出”的意味。
根据目前的情况,俄罗斯军队的防守策略与乌克兰军队有很大不同。乌克兰军队不惜代价占领土地,而俄罗斯军队更倾向于采用“失地存人”的战术。在面对乌克兰强攻时,俄罗斯军队通常会主动撤退以避免重大人员损失,并在乌军松懈后重新夺回阵地。这种战术已经在扎波罗热前线多次出现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预见,俄罗斯军队将会等待时机重新夺回失去的阵地。
即使乌克兰占领了B村,他们也很难继续向巴赫穆特进攻。因为俄罗斯在B村的防守中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并且该村东部的高地仍然在俄罗斯手中,这为他们保留了反击的机会。如果乌军试图通过B村进攻巴赫穆特,则必须先面对车臣阿赫马特特种部队和由卢甘斯克民兵武装组成的第4摩步旅的防守,这些部队控制着K村到巴赫穆特之间必经之路。
此时,俄罗斯军队仍有机会对乌军形成包围并消灭他们。俄罗斯精锐空降部队和车臣阿赫马特特种部队将会是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